国内十大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24-11-19 20:59:49 人气:

  图① 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新华社发)

  2023年4月10日★◆■■◆,首批10家主板注册制企业上市■★★,A股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回顾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历程■◆★,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推进一揽子改革,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逐步推开,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渐进式改革的路子。

  按照部署,资金用于8个方向◆★■:灾后恢复重建◆★■◆★■,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恢复到灾前水平◆◆◆◆■■;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和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安全监测◆★■◆,海堤治理★◆■■★,整体提升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从核准制到注册制,不仅仅是审核主体由证监会转移到交易所★■★◆◆,更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提高投融资的便利性。注册制并不是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而是更加注重严格把关。通过问询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更加强调开门搞审核,发行上市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内部制衡和社会监督更加严格■◆◆■;新证券法的推行◆■★,大幅提高了违法违规成本■■◆◆★■。实践表明,注册制改革是一场触及监管底层逻辑的变革◆★★■、刀刃向内的变革、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变革,影响深远。

  增发1万亿元国债,是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能够有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补齐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短板,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座级单通道窄体机市场。截至2023年12月,东航已有3架C919投入商业运行■■。从各项运营数据看,C919运行技术状态正常,安全飞行表现良好◆■◆■。

  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前高、中低、后稳”态势。总体上★◆■★,我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之中。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这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房地产自身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判断。同时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上市制度◆◆★■,使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市场结构和市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全面注册制的成功落地★◆,将加速建成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更好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是确保粮食增产的基础■★。今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进间套复种、整改复耕,挖掘面积潜力◆◆■★。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稳定了粮农种植预期,增强了种粮信心◆◆。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粮食亩产增加是确保全年粮食增产的重要原因。粮食生产◆◆◆★“靠天吃饭”,虽然局部地区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但从粮食主产区来看,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以100个大豆大县◆★■、200个玉米大县整建制示范带动,重点推广耐密品种,集成配套栽培技术,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今年粮食亩产增加2.9公斤★■◆◆★,增长0■■■◆.8%◆★★◆★。专家测算◆★,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73%◆★。

  今年粮食高位增产来之不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粮食生产面临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全国上下凝心聚力,稳政策、稳面积、提产量,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千方百计抗击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C919商业首飞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意味着波音和空客几十年来的★■★◆◆“双头垄断地位”在中国市场被彻底改变◆★★■◆。C919正式进入民航市场■◆★,意味着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中国大飞机事业迈入规模化、系列化发展进程。

  2023年,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同时,近年来我国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8月17日,中央会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求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此★■★■★◆,国务院提出议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此次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增发的国债资金通过2023年预算安排5000亿元,结转2024年5000亿元。

  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理念的变化,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监管部门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判断;二是把关方式的变化,主要通过问询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压实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三是透明度的变化,开门搞审核,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问询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公开,监督制衡更加严格,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是监管执法的变化■■■★◆★,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露头就打◆★★■◆,实行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效果◆★■■■◆。临近岁末◆■,北京、上海出台了下调房贷首付比例★★★★★、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优化普通住房标准等举措,降低了居民购买住房的资金门槛,减轻了还贷压力和税费负担。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随着经济整体恢复◆★■★◆■,同时在房地产领域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指标继续呈现边际改善迹象★★■。

  从供给看,我国城镇住房“有没有◆■■★◆”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结构性不足问题仍然存在■■◆◆◆。从需求看,人民群众对住房品质有了更高要求,希望住上更好的房子◆■◆★、获得更好的服务。好房子就是要绿色■★■、低碳★■◆、智能、安全,让群众住得健康■★、用得便捷。针对房地产市场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包括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等。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首发用户为中国东方航空。这标志着国产大飞机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同时■★,我国大力推进“保交楼”,促进已售逾期难交付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并尽快交到购房者手中。有关部门和各地出台及执行了一系列“保交楼”政策,金融部门给予专项借款、贷款等大力支持。目前◆■★◆“保交楼”工作进展顺利,350万套“保交楼”项目已实现交付超过268万套★◆★■◆◆,交付率超过76%。今年前10个月,“保交楼■★”带动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近20%。“保交楼”取得的成效有助于减轻购房者再买到■■◆◆■◆“烂尾楼”的担忧,增强了各方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在中国飞机史上,发展大型客机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C919于2007年立项。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是实施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C919立足自主技术研发,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掌控项目主导权,国产化率约60%。2017年首飞■★◆★■★,2022年9月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航空市场”是国际共识,C919大型客机带动形成的国家民用航空产业蕴含巨大潜力◆■■★★★。从商用飞机新材料、零部件研制到试验试飞、服务培训◆◆,航空制造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以上海为龙头,陕西、四川、江西、辽宁、江苏等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与了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生产工作,形成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推动建立16家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机载系统合资企业★★◆■,提升了中国民用飞机产业配套能级◆★■。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再次高位增产◆★◆◆★■,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再获丰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② 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一期项目施工现场。朱海鹏摄(中经视觉)